近日,日本《中日新闻》旗下刊物《东京新闻》曝光了一件令东京市民极为愤慨的事件——日本政府正在与美军秘密协商,试图对横田美军基地发生的有机氟泄露问题进行“闭门讨论”,而讨论的重点并非如何解决污染配资行业论坛,而是想方设法将此事掩盖下去,不让公众知晓。
此前,东京市民通过自发调查发现,东京已有二十一处自来水区域的氟含量超标,尤其是横田美军基地及其邻近区域的氟污染尤为严重。令人震惊的是,这种情况自首次曝光以来,已持续了近二十年。多次,左翼民众纷纷集结游行,针对美军基地的有机氟泄露事件展开抗议,试图引起社会关注。
此次日本政府与美军的闭门会议,彻底点燃了东京市民的愤怒。即便在媒体与网络双重封锁的环境下,这一事件依旧在东京民众间引起强烈反响和不满。
展开剩余86%那么,氟元素到底是什么?氟超标对人体有何危害?这次有机氟泄露事件又是因何而起?
氟元素作为1886年才被成功提取的“新贵”,因其极强的电负性和极高的反应活性,能够与大多数元素发生反应,因而在现代化工领域广泛应用。无论是在民用、军用还是工业领域,氟的身影随处可见。举例来说,二战期间,美国军工曾大量使用含氟塑料,这类材料因耐高温、抗变形的特性,在军工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的火箭和飞机零部件,很多都含有氟塑料。工业上,除了广为人知的四氟乙烯塑料,氟油和氟化氢等化合物也被广泛应用,而氟油更是制造铀235的重要辅料。
在民用方面,我们日常使用的空调制冷剂——氟利昂,就是利用氟化合物通过高温液化和汽化实现制冷功能。早期出现的不粘锅涂层,也曾使用有机氟材料,但因其在高温下释放有毒气体,不粘锅涂层后来逐渐被其他材料替代。尽管如此,生活中仍有很多含氟物品,比如氟牙膏。此外,氟在医疗领域也被用于杀菌,显示出一定的实用价值。
可以说,氟元素极大地便利了现代生活,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然而,氟也是一个对人体健康潜藏巨大威胁的元素。氟最早在19世纪初被提出发现,但直到1886年才真正提取出纯氟元素。在此之前,众多化学家尝试实验含氟物质,但因氟气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多数实验者身患疾病甚至丧命。
氟元素不仅难以被人体代谢,还可能导致严重的骨质疏松和关节疼痛等健康问题。此次东京地下水中有机氟超标,极有可能通过饮水让人体内氟含量逐渐积累,进而影响钙质吸收,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表现有身高发育迟缓和牙齿出现氟斑,这些都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不过,大家无需因为氟的毒性和氟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而惊慌失措。实际上,我们日常使用的含氟产品都经过严格检测和标准控制,比如氟牙膏的氟含量有明确规范。氟虽然危险,但在低剂量情况下对人体不会造成明显危害(除非周围工厂发生大规模氟泄露,导致地下水严重污染)。
由此,氟的基本特性及其对人体的潜在影响已得到解答。那么,美军基地为何频繁发生氟泄露事件呢?
谈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横田美军基地。日本右翼人士视其为“东京最重要的美军基地”,该基地位于东京都多摩地区,紧邻东京市区,是驻有美国第五航空队的主要空军基地。右翼称其是“守护东京天空的关键防线”。
基地常驻约一万名美军士兵,配备多架军机。平日里,训练和巡逻飞行均从基地跑道起降。由于基地附近都是居民区,战机起飞时产生的巨大噪音多年来饱受居民投诉。
训练过程中难免发生火灾,而扑灭火灾必需使用灭火剂。这里就涉及到之前提到的四氟乙烯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被用于制造塑料制品,还用于灭火剂和抑雾剂等产品。美军广泛采用的正是基于四氟乙烯的新型灭火剂。
使用灭火剂后产生的废水,理论上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回自然水循环系统。然而,横田美军基地没有配备相应的处理设施,只是将含氟废水囤积起来,偶尔因管理不善发生泄露,将这些含氟废水释放到环境中。
这种问题并非日本独有,驻德国的美军基地也曾多次发生氟泄露,引发德国民众的强烈抗议。与日本政府态度不同,德国政府曾强硬要求美军基地整改,并赔偿受害民众。
然而,德国美军基地真的改正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德国高层多次施压,美军基地依旧我行我素,迟迟未见实质改善。更荒谬的是,美军这种污染行为不仅发生在海外,甚至在美国本土的基地也时有发生。
几年前,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处军队基地周边检测出氟含量超标,部分当地居民血液中氟元素超标。此事曝光后,当地州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向国会施压,要求军方整改并赔偿居民损失。
报道显示,美国军方准备拨款3.18亿美元用于污染治理,但最终资金并未到位,水源污染问题未获根治。去年,美国还曝出一则含铅水管长期使用,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事后也未见实质处理。
由此可见,氟泄露问题并非单纯针对日本这一“殖民地”,而是美军乃至美国高层对平民生命安全的整体漠视。无论在美、日、德,受害的始终是普通百姓,而权贵阶层丝毫未受影响。正因如此,这类问题屡禁不止,始终难有实质改进。日本作为美国所谓的“殖民地”,更是不被视为真正的“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前,冲绳还爆出一起骇人听闻的案件——一名16岁的少女在回家途中被美国士兵强行拉入车内实施性侵。遗憾的是,日本警方未对该美军士兵提出指控。
同月,多起美国士兵性侵及未遂案件陆续曝光,案件多集中在近期,且此前此类事件在日本频发,但多数未被公开,受害者也多不敢报警(最小受害者仅12岁)。
除了性犯罪,美军士兵还多次涉及醉驾、肇事逃逸等刑事犯罪。2017年,一起美军士兵醉驾致死案件,也最终以不起诉结案。事件发生后,美军并未表现出任何收敛,依旧我行我素,仿佛这些事情从未发生。
这还是在美军驻日数量已经减少的情况下,过去美军人数更多时,类似事件更为频繁。日本政府对美军的种种恶行多选择默不作声,鲜少公开批评。别说日本是殖民地,恐怕连一个名义上的殖民地身份都难保。
此次氟泄露事件的结局,很可能如同以往一样不了了之,毫无波澜。
抛开日本二等公民的身份,仅论美军基地附近的水质安全问题,这几乎成为每个驻军基地的通病,除非当地配备了先进净化设施,否则使用有害灭火剂后不做处理便直接排放,体现出美军及美国政府对普通民众的极端轻视。如果民众手中没有选票,无法威胁政府官员,这类问题几乎不可能被解决,抗议更难被听见。
对于这些困境,当地民众除了无奈忍受外,只能寄希望于地方上能出现一位真正关心民众利益的强势领导,为百姓争取权益配资行业论坛,但在日本政治环境下,这样的人选极为罕见。
发布于:天津市汇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